编者按:作为山西省首批应用型本科高校,晋中信息学院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应用型高校建设的决策部署和系列指示精神,对标新形势下新工科建设的目标与要求,紧密围绕“信息产业商学院”的办学定位和“服务于信息产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坚持专业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深化产教融合,不断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取得了一定成效。
2022年12月,晋中信息学院凭借办学优势和特色,以产教融合理念创新教育教学改革的人才培养路径荣获“2022年度全国应用型实力高校”的称号。现推出”应用型实力高校“系列报道,展示学校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创新举措及优秀成果。
近年来,晋中信息学院贯彻落实“立足行业、面向社会、强化应用、突出实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对标新形势下新工科建设的目标与要求,不断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建立健全实践教学体系,完善实践教学条件,强化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相继出台了《晋中信息学院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方案》《晋中信息学院关于深化产教融合,加强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的实施办法》等文件,切实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助推应用型人才培养。
(资料图片)
推动实践教学改革,构建特色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强化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学校按照“四位一体双院制”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以优化实践课程体系为基础,以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为抓手,构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与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相匹配的,与理论教学体系既密切联系又相互独立,内容前后衔接,循序渐进,层次分明,特点突出的“四模块、三学期”实践教学体系,“四模块”即:通修实践+信息产业社会实践+完满社会实践+专业实践;“三学期”即:秋季学期+春季学期+小学期,为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多元化、多样性要求的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强化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各专业在基本保持学时总量的前提下,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精简理论教学学时,适当增加实践教学学时,确保专业培养方案实践教学课时(学分)文科不低于20%,理工科不低于25%。2022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全校各专业实践教学平均学分为26.57,平均占比31.34%。按照《国标》要求,在招生专业的实践环节学分比例全部达标。
同时,积极开展研究型、项目型课程学习和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鼓励学生在实验实习、行业一线和社会实践中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切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2022届毕业生以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实践性工作为基础的毕业论文(设计)比例为87.68%。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相关社会实践活动,支持学生开展创业计划、创业模拟活动,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聚焦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实践能力培养,强化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培养。
完善实践教学条件,保障实践教学质量
学校根据专业实践教学需要,逐步加大对实践教学经费的投入,加快教学实验室的改造和建设步伐,重点建设面向跨学科、多专业融合的实验教学中心、创研中心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目前已建成实验实训中心、人工智能工程中心、数控工程训练中心、ERP实训中心、双体实训基地等校内实践教学场所,包括实验室115间,虚拟仿真实验室3个,校企联合实验室8个,校内实习基地6个,创研中心1个,智能制造校园学习中心1个,华为校园工作站1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实践教学基地4个,能够充分满足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
学校建立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鼓励学生极致使用实验室资源,使利用率达到最大化,把资源投放到课堂外,为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创新研究项目、课外科技活动和毕业设计等提供自主研究学习的空间和条件。
探索校企合作模式,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
学校持续深化校企合作,共有签订协议的校企合作单位127家,覆盖所有35个在招专业。合作内容主要包括:人才培养、认知实习、实习、就业、培训、学科竞赛、教师顶岗实践、课程项目引入等。鼓励通过校企合作模式,联合开设课程、联合指导学生、联合建设实践实习基地、构建产业学院等,实现相互协作,优势互补,能够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更加紧密地融合,努力实现学生专业技能与企业用人需求的对接。
学校出台了《校企合作管理办法(试行)》,主动与专业对口、行业知名度高的企业开展对接,从专业发展的角度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10余家优质企业开展信息产业商科管理人才定向培养班,通过精准对接,让学生实现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转型,培养其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信息产业领域的商科管理人才。
支持实践项目建设,促进实践教学改革
学校支持开展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践课程结构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更新、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以及实践教学管理机制创新等方面的研究和改革。适度扩大实践教学改革项目在省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中的比例,鼓励有条件的单位申报省级一流社会实践课程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目前全校共计获批省级一流社会实践课程3门,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2项,教育部高校学生司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3项。深入开展项目研究,认真总结研究成果,加强推广应用,形成重视实践教学的良好氛围。
学校强化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2021年《基于跨“五维”多层次智能大数据自主创新科学实验室》获批山西省自然科学实验室(B类)。该实验室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区块链技术、信息安全、信创自主可控等新兴信息技术领域,打造集“时间+空域+可控+算力+信息”的五维多层次智能大数据自主可控的科技平台,聚焦技术产业的多维度、复合型产教深度对接,立足学校特色,实现教学与实践的融通,深化产教融合,完善产业链、技术链、人才链“三链融合”,全面服务地方经济,在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基础上提升科学研究的综合实力,打造教科研的新高地。
2023年,《信创教育培训认证中心》获批山西省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行业试点。该项目属于大数据、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项目,旨在与晋中云时代技术有限公司、百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西普阳光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用友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信创企业共建信创实验室、打造联合认证培训体系,开展职业认证和授权培训,创建信创培训市场,培养信创师资,开展技能培训,推动信创产品普及应用,培养服务区域内信创产业高质量技术应用型人才。
推进产业学院建设,探索协同育人新机制
学校积极落实山西省“1331工程”,与山西横炮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智能专用车辆产业学院”于2021年成功获批“1331工程”产业学院提质增效计划建设项目。该项目主要是与企业共同研究散装饲料运输专用车辆,其中第一代产品“飞天猪”亮相于第七届中国(山西)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两年来,学校以该产业学院为依托申报省级教学改革项目4项,科研项目1项,申报实用新型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10项,发表高质量论文6篇。组织学生参与省级以上学科竞赛项目4项,在全国智能制造虚拟仿真大赛、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全国3D大赛“CURC-机器人设计挑战赛”等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有力地推进了学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工作,取得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实效。
双体精英产业学院是晋中信息学院人才培养创新的特色典型经验。通过实施“软件技术实战+职场关键能力”人才培养模式,紧密对接社会需求,已培训13期学员与3期中科软定制班学员,累计培养1300余名学生。每期学员就业率100%,一线城市累计就业840余人,世界500强、上市公司等大型企业累计就业830余人。其中优秀学员进入百度、腾讯、小米、京东、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联想研究院、中国电信研究院、中科软等知名企事业单位工作,通过该模式的培养真正实现学生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聚力“1+X”证书考核,提升实践育人成效
学校贯彻落实《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积极推行“1+X”证书考核,鼓励毕业生在获得本科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考取相关技能证书,包括素质能力证书(例如英语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等)和职业技能证书(例如教师资格证、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翻译专业资格等),并通过奖励学分、创新创业学分相关制度对所获证书进行学分认定,记入成绩单。2022年学校在校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总数达2677人次。同时为推进“1”和“X”的有机衔接,各专业将证书培训内容及要求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加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通过专业教师、全生异科导师等,面向学生广泛开展咨询与培训,提高证书通过率,推动实践育人见成效。
今后,晋中信息学院将持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加快建立和完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标准和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突破口,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使人才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更加匹配,积极探索一条特色实践育人路径,助推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落地落实。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