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端午节即将到来之际,朋友圈很多人都想去施甸县摆榔乡的鸡茨村购买一只火腿,准备下一年的火腿木瓜鸡配料。
鸡茨村火腿消费者得益于、村委会、农户、与加工厂的四合一抱团发展干出来的新兴产业。施甸县的摆榔乡在扶贫开发过程中,主动把农民怎么干、政府怎么办的理念作为“同题同答”,在落后的山村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今年初夏,走到了施甸县摆榔乡的大中村,看见的是一大片熟的黄里透红的沃柑,第一思维想到的就是刚好遇见你,不得不消费。在消费过程中了解到,在这个自然村两兄弟,一个叫张海朝、一个叫张海彪,他们虽然是兄弟,但在发展产业上却是一人一基地。
张海朝种植了500亩沃柑,产品可以从每年春节前后开始出售、夏至结束,巧妙地把曾经在冷库里的新鲜货储藏在树上。而张海彪的基地是一个农家乐和一个林下养鸡场和一个羊肚菌种植基地,把时鲜货在现场进行销售,一人一基地,不仅带活了一个村的产业发展,还把农旅结合的示范园在村里成功开发。
该乡的尖山村的古树茶曾在清朝时期作为贡品,在尖山村村民小组古树茶加工厂,曾经担任过多年的村党支部书记的戴志说:“以前,我们村的古树茶每年春天只炒一季明前茶,现在,我们在茶叶产品的开发过程中不断创新,当天采摘回来用太阳暴晒出品的叫白茶,当天采摘回来炒后晒干的叫晒青,当天采摘回来来不及加工到次日加工的叫红茶,几天不能加工的经过发酵的叫熟普。”在以往,由于没有经营意识,当年加工出来的茶叶怕出售不了成为废品,但现在是有人抢着买,因为,产品开发后,当年不出售到次年是上品、二年是极品,三年之后是奢侈品,古树茶的保存给农民带来了自己在家里办了一个提质增效的“村镇银行”。在产业开发过程中,尖山村做到真正用产业引人回乡,该村先后建成了千亩人参果基地、姑娘果基地和热区无大棚蔬菜基地,这些基地需要劳动力,曾经外出打工的人在当地有产业基地后纷纷“打道回府”做产业基地的新型工人,热闹的氛围给乡村振兴添足了底气。
摆榔乡是一个森林覆盖率超过70%、山区面积达到100%的无粮化山区乡镇,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党委政府实施一户一策、一村一方案的点对点服务,在产业开发上,他们推行的是让村民“各炒一盘菜、共凑一桌席”的花样产业。在特色产业干得有声有色的同时,对会说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的集镇居民周末经济搭建平台,他们借助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的当地文化艺人安绍荣,在云南省农民文艺表演荣获全省农民文艺表演优秀奖的省级传承人作为代表,让其用声音舞动与灵感驱动民族文化的传承,主动配合安绍荣组建民俗文化打歌队伍,民俗文化在传承中扩容,经过努力,现在,摆榔村民俗文化从业人员达到了723人。特别是近几年来,农民收入增加,农村生活富裕,每逢婚庆、华建以及喜忧丧事,农民们都会请摆榔人去营造氛围,打歌队伍在市场需求中得到了发展壮大。2015年以来,在国家扶贫攻坚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连续性政策扶持后,一直被世人认为是神秘的布朗山的摆榔乡在国家扶持下建起了旅游小镇,这个小镇因为有鲜、有色、有文化,每逢周末,邻近县、市的人都会出现在这个小镇,民俗文化的大餐就成了周末经济的平台和新型旅游消费的新宠。
云南网通讯员 杨连武 王晓静
标签: